上海志愿律師馬康年(中)接受記者采訪(攝影:寧夏法治網(wǎng) 阮桂紅)
上海外灘——高樓密集,車水馬龍,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;寧夏涇源——人口稀少,區(qū)位偏僻,寧夏南部的欠發(fā)達縣域。馬康年,一個年近花甲的職業(yè)律師,毅然告別家人,踏上西行的征程,來到了寧夏涇源縣,完成司法部“1+1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動”
“馬律師,開庭已24天了,宋兒子的案子判下來了沒?”10月22日,寧夏涇源縣香水鎮(zhèn)米崗村村民拜寶蓮來到?jīng)茉纯h政務(wù)大廳,見到從上海來的志愿律師馬康年像見到親人一樣。馬律師告訴拜寶蓮案子應(yīng)該很快能判下來了,而且刑期最多不會超過一年。聽到律師肯定的回答,拜寶蓮懸著的心才稍稍平靜了下來。
今年3月,因為借錢給一名嫌疑犯并幫嫌犯逃走,宋兒子被檢察機關(guān)以窩藏罪起訴,關(guān)押在看守所至今,家里剩下同是聾啞人的父母,還有妻子帶著兩名年幼的孩子。拜寶蓮是宋兒子的姨媽,為了他的案子,走了20多公里的山路找到了法律援助律師馬康年。
戴白帽的上海律師
頭戴白帽的馬康年在涇源縣法援中心很顯眼,每天都能接訪像拜寶蓮這樣的困難群眾四五名。再過十幾天就年滿60歲、還有一周就將退休的老馬,是參加“1+1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動”,今年7月從上海來到寧夏最偏僻的小縣城——涇源。
老馬告訴記者,在上海,他合伙的聯(lián)合律師事務(wù)所位于上海外灘,租金是最高的,每年,他都會給律所創(chuàng)收兩三百萬。此次只身來寧夏當志愿者,他曾顧慮重重——客戶有可能流失,手中的案件得交給其他律師辦理,給律所日常工作帶來很大麻煩。但憑著自己干事執(zhí)著的勁頭,和愛人一貫的支持,也為了心中一個永遠的情結(jié)——尋本民族的根。馬律師笑稱將他的行為叫作“尋族”。他說,他是回族,一直想到全國唯一的回族自治區(qū)寧夏,想融入到回族群眾的生活當中,切身體驗本民族的生活狀態(tài)和精神文化。于是,在家人的支持下,他申請加入志愿者行動。來涇源時,他特地戴上了三年前在銀川買的回族白帽,這一戴就再沒摘下。
初來乍到,為了打開工作局面,馬康年特地來到?jīng)茉纯h城關(guān)清真寺,在與當?shù)鼗刈迦罕娨黄鹱龆Y拜,與清真寺的阿訇馬忠科主動接洽,馬忠科特地向上寺的當?shù)厝罕娦麄鲝纳虾砹艘幻蓭煟梢詭痛蠹颐赓M打官司。再加上頭戴白帽,使馬律師很快和當?shù)厝罕娎司嚯x,打成了一片,附近村民都笑稱:“從上海來的律師像個阿訇。”
“還愿”在寧夏
與馬康年在上海代理的動輒上百萬元標的的案件相比,馬律師笑稱,在涇源“接手的案子都是些雞毛蒜皮”。但這些小案子卻牽動著一個家庭的和諧。
盡管是小案子,但馬律師在調(diào)查案件時都會走村串戶,親臨辦案現(xiàn)場,就在接受記者采訪的前一天,馬康年還深入到興盛鄉(xiāng)紅旗村對當事人案情進行調(diào)查。“案情是老人36歲的兒子去世了,兒媳婦把所有遺產(chǎn)侵吞了,老人想要回應(yīng)繼承的那份,但兒媳婦認為,老人的財產(chǎn)最后也屬于她的。拒不將兒子的遺產(chǎn)分給老人。”馬康年告訴記者,這起典型的農(nóng)村遺產(chǎn)分割糾紛案件有可能在涇源縣法院觀摩開庭審理。
短短3個月,馬康年收到了申請受理的法援案件已有22件,而司法部給他們法援志愿者訂的任務(wù)一年不過25件。當記者感嘆馬康年將超額完成法律援助任務(wù)時,他說:“三個月22件案子多嗎?這樣的案子我可以同時辦理五六件,因為涇源的人口少,案源少,如果我到四川當志愿者,應(yīng)該是沒有周末的?!?/span>
之所以如此忘我的工作,馬康年坦言是為了“還愿”,他說,他工作已經(jīng)有43年,當律師也有25年,但一直是為有錢人做的,在上海的律師事務(wù)所,律師代理一件案子最低收費也得5000元,咨詢案件1個小時收費500元,“我今年60歲,還有一周律所就給我辦退休手續(xù),趁自己現(xiàn)在能放下的時候,給窮苦的人做點事?!?/span>
“六張藥方”“擺平”遺案
隨著馬康年在涇源的名氣上升,一些單位慕名而來找馬康年解決難題。今年9月23日,馬律師就給涇源縣國土局成功策劃了一起擬行政處罰案件聽證會,這在涇源縣還是頭一次。
2010年,涇源縣政府通過招商,將涇源縣臥龍山腳下的兩塊共100多畝地拍賣給銀川的一家房地產(chǎn)公司,幾年來,該公司700多萬的土地出讓金只交納了300萬,只對其中一塊地進行了開發(fā),建了16幢半落子樓后再無動靜,爛尾樓如今成了放羊人的羊圈。政府有意收回這一土地項目。涇源縣國土局聘請律師,對房地產(chǎn)開發(fā)公司提起收回土地的民事訴訟,以期解除土地出讓合同。官司因為種種原因一度打不下去。
馬康年提出,國土局是雙重身份,既是土地出讓方,又是土地行政管理部門,可以行使自己的行政處罰權(quán)力,對房地產(chǎn)公司進行處罰,化被動為主動。馬律師為國土局開出了六張“藥方”:
第一張,由執(zhí)法大隊進行行政處罰前的調(diào)查;第二張,國土局局務(wù)會進行表決;第三張,擬處罰通知書告訴對方;第四張,促對方提起聽證;第五張,正式下達處罰書;第六張,對方提起60天的行政復(fù)議或三個月的行政訴訟,如果3個月內(nèi)對方不提起行政復(fù)議或行政訴訟,處罰生效。
9月29日,國土局正式下達了處罰書。在馬康年的指導下,六張藥方的效力濃縮成了四個字,即:“依法行政”,避免了國家土地資源的流失……
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。上海志愿律師馬康年在寧夏涇源縣留下了口碑,即將退休的他,卻為西部的法治建設(shè)盡責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