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地行政復議案件量大幅攀升信訪量下降 行政復議委員會制度的推行,正在明顯打消人們對行政復議“官官相護”的疑慮,社會認同度大幅提升。記者從今天召開的行政復議委員會試點工作座談會上獲悉,目前,行政復議委員會試點工作已擴至全國19省市區(qū)108個單位,廣東省中山市、河南省鄭州市、山東省濟寧市、福建省廈門市等十多地開展試點以來,行政復議案件受理量同比均超100%。 國務院法制辦副主任郜風濤在會上指出,在一級地方政府只設立一個綜合性行政復議機構,將原來由政府及政府各部門受理、審理和分別作出決定的行政復議申請,統(tǒng)一由行政復議委員會辦理,這有可能成為今后我國行政復議委員會試點工作的基本方向。 他表示,國務院法制辦將加大對行政復議體制創(chuàng)新的指導,加快行政復議法修訂,為試點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保障。 根據(jù)國務院關于“有條件的地方和部門可以開展行政復議委員會試點”的要求,國務院法制辦自2008年8月組織開展行政復議委員會試點工作三年來,不斷擴大試點范圍,推動相對集中行使行政復議權,并鼓勵引入聽證審理、調解和解結案、提升外部人士對于行政復議決定的話語權等辦案機制創(chuàng)新,明顯加速暢通了行政復議渠道,目前已形成拳頭力量,在化解行政糾紛、維護群眾利益、促進社會穩(wěn)定方面發(fā)揮積極作用,并推動政府公信力不斷提升。 據(jù)介紹,當前各地大體上形成了三種主要的行政復議委員會模式:一是將原來分散于政府各部門的行政復議權,全部集中到政府設立的行政復議委員會統(tǒng)一行使,這種模式目前在縣一級較多,一些試點工作推進力度較大的地級市也在跟進;二是部分集中模式,即行政復議委員會集中行使部分部門的部分行政復議審理權,目前大多數(shù)試點單位都采用這種模式;三是北京、上海的多數(shù)試點單位采納的模式,即保持現(xiàn)行行政復議體制不變,通過吸收外部人士組成行政復議委員會,對重大疑難案件進行集體研究,以表決的方式形成案件處理建議意見,行政復議機關在裁決時參考。 從三年多的實踐效果看,凡是相對集中、體制轉換比較徹底的,行政復議的社會認知度認可度都有明顯提升。比如,廣東省中山市行政復議案件量已連續(xù)兩年大幅超出行政訴訟案件量。今年截止11月10日,共辦理行政復議案件430件,比2010年增長79%,比試點前增長338%,比同期法院的340起多出23.53%,而全市今年到省里上訪的批次與人次分別下降64.5%和74.9%。 山東省濰坊市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案件比例由試點前的1:12,大幅上升為1.12:1;福建省廈門市試點以來行政復議案件增長近3倍;河南省鄭州市2010年試點以來,全市信訪量下降近40%。今年前10月,該市案件受理審理量768件,已超過同期信訪、訴訟量,糾錯率達46%。 據(jù)介紹,山東省已出臺地方性法規(guī),賦予政府可以集中行政復議權的權限。上海、重慶等地均由常務副市長、分管副市長掛帥任委員會主任,江蘇海門市長還親自審案,贏得了很好的社會反響。(李立)
[版權聲明] 滬ICP備17030485號-1
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
技術服務: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
技術電話:400-052-9602(9:00-11:30,13:30-17:30)
技術支持郵箱 :12345@homolo.com
上海市律師協(xié)會版權所有 ?2017-2024